1、找到的地點要按順序進行數(shù)字編碼
2、整理地點,將其分類;
3、整理好的地點一定要去使用,不用則忘;
4、找地點的目的是為了去運用,不要為了找地點而找地點!
把找地點當作一種樂趣,一種習慣,一次短暫的旅程,一次新的發(fā)現(xiàn),這樣的話收獲會更多。已有100個數(shù)字樁,請再尋找300個地點樁、100個物件樁,總計500個不同類型的常用樁。要求,這些樁子必須非常非常熟悉。記住,樁子不求多,只求精。必須精于這500樁。樁子不是萬能的,但凡記憶大量資料沒有樁子也是萬萬不能的。一般人沒必要搞那么多樁子。有500個非常熟悉的樁子就不錯。而且樁子不在多,而在于質(zhì)量。
常用的樁子種類包括:數(shù)字樁、字母樁、地點樁、身體樁、熟悉的語句、熟悉的人物,等等。
數(shù)字樁是一種經(jīng)常使用的樁子,因為會經(jīng)常遇到需要記憶數(shù)字的情況,免不了要把數(shù)字進行編碼,既然已經(jīng)編好了碼,不進一步利用作為樁子就顯得非??上?。其優(yōu)點在于能夠非??焖俚鼗貞洺鲂畔⒌臏蚀_位置,如第幾點是什么。
記憶高手最常用到的是數(shù)字樁和地理空間樁,因為這兩種樁的容量都非常大,可以連續(xù)記憶相當大量的信息。尤其是地理空間樁,只要你留心去找,其數(shù)量可以說是無限的。
字母樁和身體樁的容量都比較有限,如果經(jīng)常用同一套樁子來記憶不同的信息,就會容易造成記憶的混亂。但是,字母樁和身體樁用一些臨時需要記憶、而信息量又比較少的場合,就會顯得比較方便實用。
語句樁也是一種非常好用的樁子,同時記憶容量也非常大,但這需要平時有足夠的積累,例如要對成語非常熟悉、對詩詞非常熟悉等。想要隨時都能找到合適的詞句樁,這也不是一件很容易就能做到的事情。
千字文是文字樁。像千字文等樁子,僅擁有樁子的“有序”特點,而這有序需要以完整記住千字文為前提。而更多漢字是沒有圖像的,有些經(jīng)過轉(zhuǎn)換得來的圖像,大大增加了記憶的難度。文字樁要化成圖,就和物品樁或人物樁搞混;不化成圖,聯(lián)結(jié)想象不順。當沒有整理物件樁,人物樁的時候,用文章化圖成文字樁倒也可以。
樁有一個特點,就是必須要有圖,沒有圖不能算為樁,其次必須有次序。漢字是抽象的,變成圖像而成樁,中間有一個轉(zhuǎn)化的過程,這個過程占用不少時間,影響整體效果。不熟悉的樁要一律去掉,沒有圖像的不是樁,圖像不清晰的要化為清晰才去用。不能盲目為找樁子而尋找樁子,那樣的樁子再多也無濟于事。
人物樁應該算得上是一種非常方便的樁子,因為每個人都可以輕而易舉地找出很多真實的或者虛擬的人物。然而人物樁的弱點就在于難以形成一套能夠清晰排序的規(guī)則,它不像數(shù)字或字母那樣,這個數(shù)字后面緊跟著哪個數(shù)字,這個字母后面緊跟著哪個字母,排列順序非常確定。而對于人物,例如“十大元帥”,你按一個規(guī)則可以這樣排序,而按另一個規(guī)則也可以那樣排序,隨便怎么排都說得過去,因為規(guī)則是由自己隨意定的。這種排序的不確定性,容易導致記憶信息的混亂。
然而,無論選用哪種樁子,最重要的一點就是,所選用的樁子必須非常熟悉,而且樁子的排列順序必須非常清晰,這樣,才能夠達到有序存放記憶資料的目的。